下一个风口在哪儿:金融学会走访1号店,喜马拉雅FM,新时达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3日



分享时间:2016.5.27
分享地点:1号店、喜马拉雅FM、新时达 | 上海
本次活动演讲全文将在之后整理发布供校友们参考

1号店
70%技术投放,稳健发展不争老大

5月27日上午,长江校友金融学会的校友们首先来到了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1号店总部,在1号店对外事务总监彭述刚的带领下,校友们参观了1号店的工作环境,并通过1号店的即时监控数据了解了1号店的基本运营情况。1号店坚持诚信、顾客、执行和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因此办公区内各个会议室多以这些词语命名,办公环境中仍可看出1号店昔日崛起时的创业气氛。


1号店对外事务总监彭述刚向校友介绍1号店情况

一号店实时监控的数据可以看可以实时查看app、pc等客户端导入的流量和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出,数据显示,目前1号店pc端流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HTML5和app等移动端口的流量则在上涨,可见如今电商领域的流量竞争已经倾向于移动端口,彭述刚向校友们介绍,为对应目前的流量趋势,1号店通过了多种方式在努力吸引更多人下载1号店app,在技术投放上,1号店则将自己70'%的技术精力都放在了移动端。

实时订单地图则显示是1号店的客户群体主要聚集在北上广三个重镇,网络用户每天一般是上午11点吃完饭后和晚上9点钟左右会到1号店进行浏览购物,网络搜索关键词主要以零食等食品类别居多。


1号店对外事务总监彭述刚向校友介绍1号店情况

彭述刚特别介绍了1号店的仓储情况,1号店的一间仓库面积一般为三万平方米,员工只需要70s就能完成一次拣货。为了提高效率,1号店主要采用的是并单的方法,将同类同方向的订单分配到同一批次拣货,辅以工作人员的经验记忆,实现高效率的配送。

场地参观结束后,校友们来到1号店会议室,听彭述刚进一步分享1号店的运营模式。


1号店对外事务总监彭述刚向校友介绍1号店情况

中国网购市场发展迅速,潜力巨大,2012年中国网购交易规模就已超过美国。近年来,中国网购市场的B2C市场份额不断攀升,预计到2016年后,将占到中国网购总市场的50%左右。所谓无商不移动,移动购物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7年中国移动购物行业将会占据中国移动互联网40%以上。
 
1号店是国内首家网上电商模式的超市,自2008年上线,到2009年9月就达到注册用户100万的成绩,后来因为经济危机等原因,1号店在2012年引入了沃尔玛的控股投资。目前1号店拥有6个运营中心(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2个生鲜仓,2个SLG仓,3个VMI仓,214个社区服务点,并拥有8000+的作业人员。


1号店工作环境

1号店运营模式

产品类别:主要是食品、清洁、饮料、母婴、护理,产品数量从2008年的3000种快速发展到了现在的10万多种。
 
顾客类型:男女比例占比2:8,其中70%以上都是已婚人士,并以大专以上学历为主,多为都是3口之家。


1号店对外事务总监彭述刚与校友进行分享

供应链管理:1号店因为拥有沃尔玛的投资,所以能够充分利用沃尔玛的全球供应链资源,实现库存周转天数10天以内的高校周转,通过托盘体系降低损耗、提高收货效率,并引用DSV模式大幅提升物流处理效率。

系统开发:为满足移动端口和物流系统的效率需求,1号店独立开发了全套的系统,有124个软件及专利著作权,在武汉设立了千人开发团队,软件系统可以覆盖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产品管理、价格管理、仓库管理、网站系统和顾客服务系统6大模块。其中1号店的价格智能系统PIS能够进行实时监测、全网比价和自动调价,系统通过综合1700万条产品信息,每天要实现1000万条信息的更新,并基于过去两年的历史价格数据来作为给消费者决策的参考。

电子商务解决方案:1号店可以提供的全面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包括MBY(Marketing)营销服务,FBY(Finance)金融服务,LBY(Logistics)物流服务,DBY(Data)数据服务和PBY(Platform)平台服务。

部门构成:1号店有配送、客服、文描、质检、仓库、市场部、产品部、IT,7大类型部门。企业文化口号是诚信、顾客、执行和创新,同时,公司贯彻VOC(Voice of customers)机制,高层定期体验“一日仓储”“一日配送”“一日客服”等,全体员工薪资则与顾客体验直接挂钩。

问答环节
 
在问答交流环节,校友们对于1号店和沃尔玛的管理模式能否融合非常好奇,多次向彭述刚针对1号店的理念和未来规划进行提问,彭述刚一一进行了解答,他表示,在沃尔玛注资控股后,1号店的运营模式和定位规划肯定会有一定的改变,这是因为,现在的1号店已经不是创业公司了。公司会越来越规范,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都不能仅仅依靠创新热情来解决,所以,1号店目前在合规上的管控非常严格。控股方和创业团队的文化之间出现融合冲突则是所有企业都可能遇到的问题,1号店目前的定位是沃尔玛在中国的电商平台,两者之间正在进行资源的互相打通,彭述刚提到,1号店未来的最大挑战主要是国际供应链,而且还不能仅仅是拥有供应链,还要看供应链是否合理和高效。


金融学会秘书长刘勤向1号店赠送走访礼品

对于1号店未来的目标,彭述刚坦言,和京东的自营电商相比,由于京东的供应链优势全国领先,而1号店在此方面还相对薄弱,因此,1号店的定位不是全国第一,而是全国第三,这是1号店对自己的一个考量,采用的是相对稳健和保守的策略。1号店的控股方沃尔玛进入中国是想做长线市场,因此1号店不打算拼命烧钱做老大。关于1号店的国际化发展,彭述刚也表示,由于中国是出口导向,所以现在国外产品进口中国的情况不强烈,1号店远期来看可能会有相关想法,但是目前仍在布局筹划阶段。


金融学会合影

喜马拉雅FM
音频自媒体时代,用“床媒”解放视觉

走访的第二站,金融学会校友们来到了喜马拉雅FM的声创空间,在这里,喜马拉雅为校友们展示了专业的线下录音棚及录音设备,不少校友都亲自上阵,过了一把主播瘾。目前上海有3家喜马拉雅声创空间,给主播们提供专业的录音环境及培训,也给他们提供了彼此认识交流的机会。


校友体验喜马拉雅FM录音棚

“三上传媒”,碎片化概念的应用

喜马拉雅FM总编辑李兴仁随后向校友们介绍了喜马拉雅的基本情况。
 
喜马拉雅FM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音频分享平台,用户规模2.5亿,市场占有率60%以上,喜马拉雅的用户每天的活跃时间平均在103分钟。李兴仁认为,喜马拉雅FM带来的是一场把人从视觉上解放到听觉上的变革,它就像一个音频版的YouTube,无论是个人的电台,或是一些大V和机构的固定节目,再或是脱口秀等等,用户都可以在喜马拉雅FM上听到。


喜马拉雅FM总编辑李兴仁与校友进行分享

喜马拉雅自称“三上传媒”,所谓三上即“床上,路上和车上”。这说明喜马拉雅FM是个对碎片化概念的应用,收听喜马拉雅的场景分布在床上,公司,路上,车上和其他场所,基本上最核心的场景就是床上、路上和车上,其中床上用户占到67%,因此,喜马拉雅也戏称自己是中国第一“床媒”。李兴仁特别提到罗辑思维,他指出,很多网民不会在视频上去看老罗说了什么,但每天早上刷个牙的时间却能收听他的一期节目,而这刷牙的时间就能让老罗成功实现变现。

构建音频生态,推动内容创业

音频的前身就是广播电台,但过去的广播内容、传播渠道和影响范围都很有限。随着智能手机、汽车的飞速发展,音频开始以全新的形态崛起,未来的音频平台也逐步向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上去发展,其中音频收听APP是顺应如今趋势相当成功的一种形式。


喜马拉雅FM的声创空间环境  

喜马拉雅的自我定位是音频生态的构建者,而不是简单的APP,其生态上游是内容创业平台,也就是主播们自制的节目,喜马拉雅有很大一批用声音来分享干货和知识的主播。喜马拉雅的一个成功案例是电台主播采采,她的节目“段子来了”吸引了大批粉丝。段子本身取自生活,很容易和一些生活品牌相结合,所以结合品牌的段子不光听着有趣,还会给品牌实现露出,从而让主播获得收益。于是,采采这个喜欢播音但进不去广播台的姑娘通过喜马拉雅,实现了自己的商业价值,通过在喜马拉雅平台投放自己的声音并得到关注,只需要一个优秀的音频节目策划和文案就,此举成本低,效果好,大大降低了很多优秀自媒体作者的创业门槛。


喜马拉雅FM的办公环境  

喜马拉雅同时还会对主播们供内容服务、数据分析、推广、商业化服务、工作环境和基金服务以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才能,进行内容创业。喜马拉雅拥有的后台数据可以进行详尽的分析,甚至可以观察到有多少听众们是在收听的中途离开的,所以主播内容是否优秀完全靠数据来证明,这也让喜马拉雅不会错失掉优秀的主播和内容。


喜马拉雅FM总编辑李兴仁与校友进行分享
 
很多内容优秀的主播都会被数据激励,不停的打磨内容,而更加优秀的内容则会给喜马拉雅带来更高的流量和用户,更多的流量和用户又给主播们带来更大的影响力,主播的收入也会更上一层楼,这可以说是喜马拉雅内容生产的良性循环。

主播的收入形式不只是广告收入,还有直接的声音购买和内容众筹。声音购买就是说优秀的节目需要付费收听,而内容众筹就是主播可以和听众互动,然后听众进行打赏,主播再推出更多的节目,主播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目的后台数据来调整节目内容和方向。


金融学会秘书长刘勤向喜马拉雅FM赠送走访礼品   

如果一个主播的听众保存概率长期到达50%以上,而且基数也比较好,喜马拉雅就会开始关注他,为他提供孵化服务,并根据听众的数据,进行APP推广和个性化推荐,在苹果podcast、微信、微电台、定期活动、社会化媒体等端口进行推广分发。为此,喜马拉雅搭建了众创空间和文化基金,旨在建立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交互式、立体式、全方位的孵化平台,实现基金投资、线下培训、主播交流和节目宣传等多种功能。

发展智能硬件,进行场景深耕

喜马拉雅在音频生态的下游领域,则是在众多硬件产品上(如汽车车载、耳机音箱)都在进行智能家居布局,通过与多家硬件公司合作,实现音频平台嵌入生活用品,让用户能够在做任何事情时收听音频。


金融学会合影

新时达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必成寡头垄断

下午,金融学会校友们乘车前往嘉定,参观新时达机器人工厂,新时达致力于推动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工厂内各式各样的工业机器人令人眼花缭乱。生产线的墙壁上贴有不同的激励语录,其中一句令人印象格外深刻: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会变成专家,把重复的东西用心做会成为赢家。


校友参观新时达机器人工厂


新时达机器人工厂内部环境

校友们在参观生产线的过程中了解到,新时达主要是为电机制造(尤其是中国前八大)专业的自动化机器人,同时还会向国外出口机械,比如马德里的地铁就使用的就是新时达为其定制的控制柜。新时达拒绝做血汗工厂,但是也需要去调整和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因此,新时达每年会通过很多项目对工人工作效率和生产节奏进行规划,并同时提高员工的收入。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新时代花200多万人民币进口了专业机器来替代生产工序中比较繁杂的部分,同时新时达自产的的机器人 也会在生产线上提供服务。


校友参观新时达机器人工厂

新时达机器人副总经理周朔鹏分享为校友们进行了专业的分享,周朔鹏表示,很多人对于什么叫机器人的理解是不对的,实际上,很多社会上的分享也是不正确的。要想了解机器人,首先得知道什么叫做机器人。


新时达机器人副总经理周朔鹏与校友进行分享

三代机器人

所谓机器人,必须要有自己的自主性,没有自主性的机器人是不能被称之为机器人的,而只能说是一种程序设置。工业机器人主要分为三代,第一代机器人是机械手的概念;第二代机器人依托于感知技术,可以有视觉摄像头,力学传感器等,对环境有感知;第三代机器人有认知的特征,就是说能做自己的判断、主见,也就是现在的智能机器人。


新时达机器人副总经理周朔鹏与校友进行分享  

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的现状是:编程示教不方便,难度太高,非专业学不会,缺少感知系统,只能做程序化规定性的工作,灵巧度不够,人机不能协同。这不光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问题,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机器人发展的问题,所以目前机器人的应用只局限在制造业里,而且是制造业里很窄的一部分,目前全球的机器人保有量还不到200万台。

机器人制造的必备条件

一个合格的机器人制造公司,要有控制系统设计能力,软件工程能力,体系健全的研发团队和资金的支持。2004年以来,谷歌全球收购了9家公司,这些公司都是控制软件领域的,可见控制系统这一块要攻克的问题非常多。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

中国现在老龄化情况也很严重,基础教育又造成了人才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八零后、九零后很少有去做体力劳动的,因此中国现在的体力劳动人口短缺是很严重的。据统计,中国到2040年的时候劳动力人口会下降10%,发生同样情况的还有日韩新加坡等国家,所以日本为首的很多国家都在玩命发展机器人,而中国虽然同为是劳动力下降的国家,机器人发展水平却比较落后。所以,机器人产业是未来的一个广阔机会,国家政策上目前也在通过各种形式支持机器人制造业的发展。


校友们在新时达会议室听取分享

机器人开发的趋势:1,面向客户进行定制化的设计;2,去概念化,像电脑发展一样,越来越简单易用;3,硬件通用化,与通用计算机技术发展同步;4,软件通用化,web化,软件加速迭代和平台化,兼容第三方app;5,机器人应用软件开发社区化;6,操作终端pad,支持产品的自由二次开发;7,通用的IT技术将在机器人上被自由运用。

机器人与互联网的融合:两者融合主要是用来远程诊断与提供技术支持,就是大家平时也常见的,软件崩溃后把相关信息上传,用于给软件开发方分析情况、更新软件。

机器人协作:随着机器人发展出“深度学习”技术,机器人会逐渐从孤独人发展到社会人,比如之前很火的阿尔法狗。
 
国产机器人如何突围:1,进行技术研发;2,关注品牌和质量的发展;3,众所周知的互联网+。

收购细分业务,布局行业爆发点

早早进入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的新时达股份旗下有非常多的全资子公司,周朔鹏介绍,新时达要建立的是一个核心技术、开发商、渠道商等多元素一同构成的生态,将各个机器人细分功能分拆后进行各种收购和投资,以完善自己的业务范畴。目前,新时达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资质,可以自己建立研究院、大学、科研所等进一步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


金融学会秘书长刘勤向新时达机器人赠送走访礼品


新时代的未来发展战略将会以技术依托,通过资本运营收购自己没有的版块,进行行业市场推广。因为中国的制造业对机器人的未来需求必然会加大,但是工业机器人的水平却追不上日本这样的国家,所以中国的机器人制造业发展空间是非常可观的。周朔鹏告诉金融学会校友,虽然工业机器人产业增长已经在30%左右,但整个产业尚未真正的爆发,爆发点可能会在2~3年后出现,因为那时候制造业的领头羊们会逐步开始使用大量机器人,其他企业则会开始迅速的效仿行业巨头,到时领头羊用谁家的机器人,其他企业就很可能去用谁的,所以新时达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在这2年内攻克那些制造业巨头,然后静待爆发点的到来。

起于微市场,汇至行业寡头垄断

对于未来和欧美、日本等机器人产业发展领先的国家竞争,周朔鹏表示,工业机器人有各种各样的品种,在不同行业对机器人的使用要求不一样,很多优秀企业是通过对微市场的垄断开始发展的,有的公司就几十个人,就在一个小市场领域做十几年,做得非常成功,然后才开始扩展。中国有很大的微市场,这其中也有很多机会,在这个领域不能盯着别人做过的东西去再做一遍,业内真正要攻克的是别人还没涉及的微市场。
 
此外,周朔鹏认为,机器人公司发展到最后一定会出现寡头垄断的局面,日本从七十年代开始就证明了这一点,日本一开始的200家机器人公司最后走出来的不超过10家,但是这对日本机器人产业没有坏处,因为最后剩下的企业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定位。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也会如此,因为能做到人才、技术和资本全都密集的企业不会太多,中国工信部目前培养的格局也是2-3家大的公司,3-5家大的集成商,所以,最后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中国一定会变成寡头垄断。


金融学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