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报道  

《哈佛商业评论》| 张晓萌:赢得职场中的“Z世代”:对动机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3日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新一代的Z世代成员从校门进入职场。

据统计,截至目前, Z世代已经占到全球劳动力的24%,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27%。如何与他们有效沟通对提高团队效率和促进职场和谐至关重要,理解并桥接不同世代的价值观差异业已成为管理者亟需关注的问题。

Z世代,也被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通常指代新时代人群,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10年代初之间出生的一代人。Z世代员工像每一个代际一样,被社会媒体和大众认知赋予了各种标签及刻板印象。

如何真正读懂Z世代的“不一样”?这些差异是代际层面的吗?代际差异究竟有多大?面对以上问题,15vip太阳集团官网张晓萌教授带领研究团队用两年时间对来自IT通信、金融、贸易、服务等各行各业、不同企业背景的16000多名员工进行了调研,从价值观的角度全面呈现了职场中的代际差别。

今天分享张晓萌教授的研究成果,帮助你更好地理解Z世代偏好,在“变”与“不变”间权衡选择。

以Z世代为代表的新生代员工正在进入职场,“如何读懂并赢得Z世代”成为经常被问及的话题。这背后折射出管理者对“这届不一样”的代际差别认知,他们迫切希望理解Z世代,并驱动自身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做出相应改变。

管理要因时、因地、因人不断求变,但在当下关于Z世代管理变革的探讨中,一系列重要的前置问题往往是缺位的:如何真正读懂Z世代的“不一样”?这些差异是代际层面的吗?代际差异到底有多大?

对于“变”的过度侧重中,可能蕴含着危险的认知陷阱:我们倾向于认同并接受与我们价值观相似的人的观点,当我们先验性地接受“Z 世代”不一样的前提,并由此定义应该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时,往往会导致更大的认知和行为偏离。原本出于让Z世代受益的发心,最后却强化了代际标签和偏见。

基于以上思考,我带领研究团队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全国范围涵盖IT通信、金融、贸易、服务等行业,来自民企、国企与外企的16000多份有效样本的员工调研,从价值观的角度,呈现职场中的代际差别。在定量问卷研究中,为了定义并测量价值观,我们借鉴了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这一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严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对应以上理论的5项选择进行具体分析时,我们发现,每一代际群体在人生选择中,都有一项选择的占比为各代际最高,这部分代表了他们和其他代际的差异,而Z世代和其他年龄段群体在核心人生观上并没有显著差异。首先,Z世代和所有年龄群体相同,认为“身体和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72.33%)。同时,Z世代职场人更看重“拥有更丰富的体验、开阔眼界”,也因此会产生很多新的思想和观念;26-30岁年龄段的群体经过几年职场磨炼,最看重的是“经济收入和财富的增加”;31-40岁群体通常对外界和自我的认知已经达到一定平衡,开始关注“自我能力和专业成就的提升”,而41岁及以上年龄段则自我认知更充分,更看重“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下文将根据这一结果,进一步呈现“Z世代”对硬性与软性激励的偏好,帮助管理者在“变”与“不变”间权衡选择。

01 Z世代对升职加薪频度 要求最高

为进一步探究薪酬是否对各年龄段有不同激励效果,以及Z世代对薪酬激励的反馈,我们在调研问卷中提出问题:“能激发你积极性的年薪涨幅应该是多少?”并在选项中按照普遍接受范围进行划分:3%-5%,5%-10%,10%-20%,20%-30%,30%-50%,以及翻倍或更高。分析数据显示,10%-20%的年薪涨幅是跨代际的共同期待,而每年3%-5%的普涨,则对任何年龄段员工群体都没有明显激励。

在探究不同代际对于加薪与离职的偏好时,我们发现:54.45%的Z世代在工作表现正常的情况下,1年内若不加薪就会离职:其中3个月不加薪就离职的占3.76%,半年不加薪就离职的占10.74%,而1年不加薪就会离职的占39.95%,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各年龄段选择“如果不加薪在一年内离职”的占比逐渐降低。无论加薪与否,Z世代均不考虑离职的比例,也远小于其他代际,仅为11.87%,而26-30岁的90后人群则有两成的人认为即便三年以上不加薪,也不会考虑离职(19.77%) ,31-40岁的人认为三年不加薪也不会考虑离职的占比超过3成,41岁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三年不加薪也不会考虑离职的人超过4成。

因此,Z世代不仅没有看淡物质,反而在升职加薪方面有更高需求,期待更快的频率,也更容易通过跳槽实现升职加薪。

02 Z世代当前的工作兴趣 匹配度最低

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应该是工作的理想状态。在这方面,Z世代为代表的职场新生代也被寄予了更高期待。在调研中,我们专门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来探究工作与兴趣的内在联系。从整体样本看,相关性分析显示,工作兴趣匹配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性系数为0.135** ,p小于 0.01。Z世代这一得分为6.46,说明Z世代在各代际群体中,对于工作和兴趣的匹配程度最低,而随着年龄增加,工作和兴趣的匹配度呈现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18 - 25岁Z世代群体中,只有32.44%的人认为自己工作和兴趣匹配,为各年龄段人数占比最低,7.59%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和兴趣不匹配,为各年龄段人数占比最高。而在41岁及以上年龄中,工作兴趣匹配的人数超过53.21%。

分析工作兴趣匹配度和升职加薪需求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工作兴趣相匹配,相同的年薪涨幅可以激发更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若工作兴趣不匹配,则30%以内的年薪涨幅都不足以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会有更高比例的员工要求更大幅度的年薪涨幅。此外,无论工作兴趣是否匹配,3%-5%年薪涨幅均不能带来理想的激励效果,而当工作与兴趣相对匹配时,认为10%-30%的年薪涨幅可以激发工作积极性的人数显著增加。在翻倍或更高选项当中,工作兴趣不匹配的占比明显增高。

03 Z世代的第一需要是 自我成长

各类报道和热点话题往往会提及对员工的“花式激励”,比如可以上班撸猫,或者可以穿汉服、有 cosplay(角色扮演)日等等。根据“损失厌恶”的理论,我们在调研中向受访者提问:“为了得到以下福利,你愿意接受多少的薪酬损失?”结果显示,有58.74%的受访者不愿接受任何的薪酬损失,而愿意降薪也要获取的前三项激励为:可以远程办公(70.23%愿意接受不同比例的降薪),完善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体系(70.01%),以及工作内容的挑战性和成长性(68.23%)。

这里,我们并未发现Z世代与其他年龄群体有显著差异。

围绕让员工承担额外工作的议题,经常有“画饼”和“历练”之争。那么,如果希望让Z世代承担额外工作,要如何进行合理奖励?根据我们的研究数据,超过一半的Z世代认为,个人管理经验的提升(63.69%)、加薪升职机会(57.27%)、领导的信任和支持(56.59%)以及职业目标和自我激励(51.08%),是前四位能够激励自己承担额外任务的驱动因素。

除升职加薪外,其他三类动力都与职业成长相关。而对“领导的信任和支持”选择的占比超过了升职加薪。有超过65%的受访者认为,可以为了喜欢领导的管理风格,接受不同程度的薪酬损失。因此,管理者作为情绪劳动者,不能忽视“情绪价值”的力量,需要从情感上得到Z世代的信任,支持他们成长。

04 回归尊重,真正赢得Z世代

我们的研究推翻了很多对Z世代的误读,总体来说,Z世代和其他代际的共性多过自身特性,这些特性本身也并非难以理解。经过大样本调研的分析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Z世代对升职加薪的频次要求更高,但相比其他代际,Z世代更注重工作兴趣匹配度,如果能帮助他们实现“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将会一定程度上对冲短期内无法升职加薪的影响。

从调研结果出发,我们希望给管理者以下启发:

●  警惕并避免对代际和其他群体的标签化,承认个体差异,关注个体需求,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内在动机,特别是成长动机。

● 在硬性激励和软性激励方面,重视奖励的频度和多样化方法。

● 为新生代员工建立完备的职业发展规划,将员工成长纳入对管理者的领导力评估。

尽管有超过一万的大样本数据,我们对于Z世代的画像依然只是寥寥数笔的速写,想要这幅画像更加精细,需要每个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揣摩描摹。当前不确定性的巨大考验下,想要带领组织穿越周期,领导者在向外开拓的同时,也要向内将能力、信任感、工作价值感、意义感等传导给团队,给予员工更多信任和支持,让更多新生代员工在危机中,展现坚韧和担当,逐渐成长为领导者,这正是“赢得”的真正价值所在。

媒体原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VAunzZuMacT88GzNNhU1w